首页 >> 新闻公告 >> 详细内容
 
新闻公告 >> 正文
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日期:2020-04-14 08:42:53  发布人:宣传部  浏览量:598

 

重人科委〔2020〕9号


中共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将《中共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0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中共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2020414       

中共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决胜之年,也是学校办学20周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要求,按照董事会优质特色的全国一流民办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深入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决胜评估为契机,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质量提升为重点,汇聚各方资源,凝聚全校力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打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总体战。

一、全力保障合格评估工作

1. 压实责任,有序推进评建工作。一是切实落实学校评建领导小组职能职责,加强对评建工作的领导指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判工作、推进事项。二是强化学校评建工作办公室职责,落实迎评期间各项具体任务,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各单位评建工作;按照评建方案总体部署,进一步细化各阶段工作方案。三是充实调整校院两级评建工作机构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加强信息沟通,实时反映动态,强化监督问责,全力推进迎评促建。

2. 突出重点,全力保障顺利通过。一是开展教学档案规范检查,学校层面重点检查教学规章制度,学院层面重点检查试卷、毕业论文过程性规范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等教学档案,促进教学工作规范达标。二是做好自评报告、校长报告、专家案头材料等评估资料准备,评估学习手册编制,开展深度访谈、教师磨课等培训。三是开展校内自评,及时发现问题,梳理整改任务,按照时间进度、责任单位、目标任务等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达到评估要求。四是组织市内外专家,按照教育部合格评估要求,对评估内容、程序、方式、要求等进行预评估。五是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做好专家进校考察有关工作。

二、倾力推进五项重点工作

3. 严防死守,切实做好校园疫情防控。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预案,持续做好校园进出管控、师生防控管理、教学工作安排、食堂及施工管理、环境卫生消杀、防控物资保障、疫情应急处置、督促指导整改及宣传教育引导等工作。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和预防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把严春季学期学生返校防控关口,最大限度防控疫情在学校传播扩散,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强统筹,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做好“十三五”规划总结与“十四五”规划启动,紧扣优质特色的建设目标和知行合一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与目标,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推进实施分类发展、综合改革、放管服承接等工作,加强学校改革谋划。

5. 精心组织,办好建校20周年系列活动。成立筹备工作组,开展师生员工及校友座谈会、表彰等系列活动;全面总结学校办学20年来的经验和成绩,利用校报、网络、新媒体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报道学校及各单位在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凝心聚力,共同推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着力做好教职工免费乘坐校内观光车、教职工宿舍装修改造、师生活动中心改造建设等民生实事。

6. 多措并举,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启动高层次人才“候鸟工程”,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启动“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培养工作,开展“星期六工程师”互换项目,协同完成“2020年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计划”;开展“金教鞭”评选表彰;开展“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行知人才工作室、工程师培训基地等创建,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7. 聚焦建设,提升教学条件保障能力推进“一院一室”项目,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推进智慧教室项目,力争满足教学信息化需求;实施“一院一策”项目,继续探索教育资源与地方需求、行业企业需求的互联互通,推进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升级“一院一品”项目,拓展文化建设内涵;延伸行知文化品牌项目,做好办学特色凝练、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电子显示屏安装、大校门行知文化墙翻新、校园导视系统改造、校史编撰、校史馆建设等系列工作;加强基本建设项目,做好第151617教学楼,庠园第7、慧园第5学生公寓等建设。

三、致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8. 把好方向,强化党的政治建设。一是把好办学治校方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党的建设与优质特色一流民办应用型大学建设任务深度融合。二是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学校党建的永恒课题,持续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履责尽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健全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委会及校务会议事规则、领导班子沟通协调制度和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沟通机制,强化决策监督。

9. 深化学习,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一是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利用中心组学习、专家讲座、“学习强国”平台等形式,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二是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理论研究、创新教育工作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等,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三是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进落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工作方案》,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迈上新台阶。四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贯彻落实全国、全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五是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网络思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营造好氛围。六是加强师德教风宣传教育。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印制《师德师风手册》,举办“感动重人科—师德师风模范人物颁奖晚会”,弘扬新时代高校教师道德风尚。七是加强阵地建设。认真落实阵地建设管理制度,加强意识形态形势分析研判,切实防范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持续加强对媒体、课堂、哲社类活动、学生社团、网络舆情等的管控。

10. 夯实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9月底前完成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深入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组织基层组织书记和骨干党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政治功能。深入推进以“党建特色项目”创建、“标杆学院”和“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持续打造“最佳主题党日”“微党课”等基层党建品牌,着力开展“三个好”(支部好案例、书记好党课、党员好故事)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基层的组织力。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组织生活制度,开展创先争优评比。

11. 提升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持续开展好党建督查、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考核工作。二是完善干部教育培养机制。注重年轻干部培养,修订学校《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干部管理办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方案》等文件。三是继续加强干部培训。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做好干部梯队构建与优化,为学校干部队伍提供后备资源。

12. 正风肃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五届市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责任担当,层层传导压力,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督促“两个责任”落细落实,保障权力规范行使。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督。认真实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案,紧盯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特殊部位,深化“以案四说”“以案四改”,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是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活动,抓好学校廉洁文化建设。四是从严惩处违规违纪。坚持有案必查、有责必问,坚决制止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畅通信访渠道,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查师生身边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和特权现象。

13. 助力发展,发挥统战群团作用。一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强化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落实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筹备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二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宗教工作。加强师生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完善民族宗教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台账,定期开展调研,动态掌握民族宗教工作情况。三是加强校院两级教代会工会建设。开好学校首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完善教职工广泛参与民主管理的机制,进一步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做好节日送温暖、慰问困难教职工等帮扶工作。四是深化共青团学生会改革。优化团组织设置,召开团代会、学代会;完善团干部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深化共青团、学生会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团,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切实引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四、着力加强内涵质量建设

14. 分级分类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印发2019版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范类课程教学大纲。统筹推进全校师范专业一级“兜底”监测,新建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训平台,改善师范生实习实训条件。抓好音乐学专业二级认证工作。以专业认证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不断提升师范类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5. 突出应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深化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思路,推进协同育人。二是制订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出台学校《关于制订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合理调整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三是继续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系列活动。实施教学院长说教学,系主任(专业带头人)说专业,继续推进教师说课程、学生说学习等活动。

16. 加快建设,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一是继续实施“五大行动计划”。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推行等方式,持续推进学院共建、专业共建、平台共建、团队共建;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推进服务合川区、北碚区小微企业、乡村振兴、文化艺术、旅游规划、健康指导、支教推普等项目,提升服务地方能力。二是继续实施一流培育计划。继续培育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学团队,推进市级特色专业、一流专业建设力度;继续推进三级五类课程建设,制订合格课程评估标准,开展课程评估;继续推进课程思政,扩大课程思政辐射作用,初步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三是启动校级规划教材立项建设工作。修订教材编写与选用制度,调整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成员,编写创新创业教育、美育特色教育、对接地方行业产业的应用型教材和案例教材。四是开展校级重点学科培育。积极推进市级重点学科培育项目的建设,继续申报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五是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招生培养。根据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试点单位要求,创造条件在其他高校增列艺术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力争2021年实现联合招生培养。

17. 拓展提升,夯实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坚持“四引”拓展校企合作单位。坚持引资、引智、引产业政策、引行业标准,广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每个专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二是加强校内实践条件建设。推动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做好通信技术、现代制造技术2个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准备。制订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为推动学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创造有利条件,推动高质量师生共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支撑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三是创新“教研活动月”形式。秉承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围绕“专业文化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月”活动。

18. 教研结合深化教学方式改革。一是推动课堂创新和过程考试改革。引导教师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自主开发及引进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继续推进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进一步扩大线上数字资源供给。推进混合模式教学改革,倡导参与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案、参考资料、过程性考核、试卷构成等课程资源体系。二是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成果奖“1020”培育计划。科学编制选题指南,引导教师和管理干部围绕新时代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体系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进行教育改革专项研究。遴选学校转设以来的“立陶创特”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并编撰出版。启动学校2020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

19. 强化监督落实教学常态管理。一是加强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继续做好教学计划执行、课表编制、过程考核、试卷命题与评阅、实验实训过程管理、实习管理、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质量等教学运行中的关键环节的专项督查工作,根据督查情况及时整改。二是开展学籍专项检查。修订学籍管理办法,开展学籍管理工作培训,评选先进学籍管理单位和个人。加强学籍预警和学业帮扶,促进学生学业转化。三是做好“专升本”工作。深入开展调研,形成学情分析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实施扬长教育,同时补齐短板。四是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继续推进“三风建设年”活动,启动“立德树人、质量文化建设”示范二级学院评选工作。五是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做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教育事业统计、教学质量报告等数据填报工作。

20. 服务对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继续培养打造校级科研平台,力争获批合川区科研平台3-5个,市级科研平台1-2个。继续做好校级项目培育工作,争取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项目,力争科研项目数量、金额再有突破。进一步加大力度举办科研讲座、学术会议、沙龙等,继续举办院士报告会。加强全校教师科研能力培训提升,建立注重成果实效的政策导向,营造高效务实的科研环境。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横向课题引领,以机制创新推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服务于区域内中小企业研发及成果转化作为学校横向科研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加入市区科协,加强与市区科协、社科联的对接联系。

21. 引培并重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一是强化人才引进。围绕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和专业建设重点,配齐配强各类队伍,于630日前完成计划招聘任务,实现自有教师队伍量的蜕变。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扩大海归博士工作站在站人员数量并受聘兼职教授或副教授,壮大学校优质师资力量。二是强化队伍培养。出台教职员培养培训指导性文件、校院两级教师培养培训实施方案等,推进各类培养培训;做好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选拔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晋升、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等,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22. 育人为本服务学生成长发展一是加强学生工作治理体系建设。落实学生工作大会有关要求,建立完善党建引领育人、日常思政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资助育人工作和就业创业服务“五大体系”。二是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聚焦“三全育人”,按照陶行知“23常能”在原则、结构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以“新23常能”为核心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探索推进“新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三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坚持育德育心有机结合,实施阳光心理塑造工程,开展“3·25”(善爱我)心理健康趣味运动会、“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四是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以“三风建设年”为契机,实施学风建设激励工程,深入开展学风建设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等创建活动,凝练典型做法和经验,构建长效机制。五是强化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修订完善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落实国家三金、生源地贷款、困难补助、学费缓缴、残疾学生慰问等工作,推进精准资助;开展励志、诚信、感恩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举办“千人千岗”勤工岗位招聘会,培育资助育人示范项目。六是做好学生考研工作。鼓励和指导本科毕业生考研,并为学生考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23. 创新形式拓展学生招生就业。一是加强学生学业发展、就业情况和招生录取的数据分析。完善招生、人才培养、就业联动工作机制,拓宽招生生源分布,强化分类指导,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新形势,强化招生宣传,积极筹备与高职(专科)院校贯通分段培养智能产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项目,做好高职分类考试、专升本、预科直升、秋季招生等工作。二是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应对疫情的影响,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组织多形式就业招聘,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切实做好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进一步加大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促进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完善毕业生追踪服务和调研的工作机制。三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优化创新创业服务,落实毕业生创业实践学分认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依托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师生创新创业。

24. 搭建平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筹备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主动联系并推进与国(境)外院校,尤其是与英国、香港多所院校交流合作的工作进展,争取下半年正式向教育部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合作办学机构。二是筹备召开国际教育交流会,多措并举营造学校国际化氛围。三是加大教师派出教学、境外访问、进修学习及合作研究等服务力度。四是实施“行知菁英教育”项目,推进学生国际访学留学,力争在短期游学、带薪实习、国外硕士推荐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学生“走出去”搭建平台。五是办好海归博士工作站,推进紧缺海归博士人才引进与优秀学生选拔与培养,适时启动海外名师中心项目。

25. 因势而变推进继续教育工作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学校为主体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开展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二是继续做好学前教育专衔本工作及全国计算机二级、普通话等级、护士执业资格、三笔字考试等5类非学历教育培训。三是认真应对职业资格证书改革,努力拓展职业资格证书新项目。

五、努力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26. 优化资源,加强综合保障建设。一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完善议事决策程序,强化监督落实;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及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提升管理服务效能。继续开展机关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培训,提升行政人员综合素质;落实榜样处室创建评比,塑造机关先进典型。二是改善基础设施设备。完成校园总体规划设计修订;完成校园环境建设二期、富学楼图书馆周边环境整治、二区门岗涵洞堡坎及智园至慧园环山公路修建、行政中心至庠园柏油路翻新、高尔夫练习场、民族体育馆、教职工住房改造(分批)等28项工程。改善辅导员和学院办公条件,做好物资采购及资产管理。设置规范垃圾堆放站,加大校园清洁卫生设施设备投入,完善卫生监督、绿化管护、食堂设备升级、能源保障、维修服务等工作。三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设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中心,完成财务收费系统、教务系统、图书馆、一卡通等数据对接一期建设。筹建学校网上办事大厅,提供线上办事快速通道,实现一站式服务。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完善IPV6、网络线路等基础设施改造,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四是优化图书存放环境。推进密集书库建设,做好纸质图书上架管理;推进园区书屋、休闲阅览室、民族资料室等建设,改善阅览学习环境。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满足本科教学评估、师范认证及教学科研需求;推进落实大学生阅读名著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深化学科服务,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五是完善安全保障应对。强化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制定停车收费、校园道路交通、校门通行、宠物饲养管理、消防安全等制度。设置“人脸抓拍识别系统”、巡防报警系统,安装电子显示屏,配备高清执法记录仪,更换部分消防设施设备。继续深化警地校联席机制,完善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加强安保队伍建设,开展消防及应急疏散演练,举办平安校园志愿者主题活动。六是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做好对巫溪县天元乡的帮扶,加强精准帮扶,落实消费计划。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0414日印发

 

 

点击数:598收藏本页